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改装 汽车改装

_比亚迪 唐

tamoadmin 2024-08-30 人已围观

简介1.车主故事 | 四年四万公里,听比亚迪唐一代车主深评2.三种动力6款车型,2021款比亚迪唐上市,售16.58~31.48万3.比亚迪唐要多少钱4.比亚迪唐怎么样比亚迪唐纯电动车买一辆要22.99-35.99万元:1、比亚迪唐是一款四驱SUV车型,但相比传统四驱车型它没有传统意义的中央差速器、分动箱和传动轴,它的四驱系统实现方式是通过在车辆的后轴单独设置一个电机来驱动后轴,并通过电动机控制装置来

1.车主故事 | 四年四万公里,听比亚迪唐一代车主深评

2.三种动力6款车型,2021款比亚迪唐上市,售16.58~31.48万

3.比亚迪唐要多少钱

4.比亚迪唐怎么样

_比亚迪 唐

比亚迪唐纯电动车买一辆要22.99-35.99万元:

1、比亚迪唐是一款四驱SUV车型,但相比传统四驱车型它没有传统意义的中央差速器、分动箱和传动轴,它的四驱系统实现方式是通过在车辆的后轴单独设置一个电机来驱动后轴,并通过电动机控制装置来实现前后轴的动力分配;

2、比亚迪唐的动力系统分为两套,其中常规的汽油动力系统用了它自主研发的2.0Ti发动机以及新的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这台2.0Ti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51kW(205hp)\/5500rpm,最大扭矩为320N·m\/1750-4500rpm;

3、电动动力系统则是由两套分别放置在前后轴的电动机组成,每台电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10kW,最大扭矩为200N·m;

4、当车辆急加速的时候,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同时工作,这样发动机+电动机可以输出最大功率为370kW,最大扭矩为720N·m。而对于这款车的加速性能,厂家公布的唐0-100km\/h的时间为4.9s;

5、虽然与已经上市的秦用同样的DMII混动系统,在蓄电池的电池容量上唐则进行了一些升级,最大电池容量达到18.4千瓦·时,这样唐在纯电动的情况下可以实现85公里的续航里程。

百万购车补贴

车主故事 | 四年四万公里,听比亚迪唐一代车主深评

这几年随着汉兰达带动7座SUV的热潮,国内很多厂商都推出了7座SUV产品,只要推出7座SUV产品,都要和汉兰达比,刷存在感。在国内20-30万的中型SUV中,比亚迪唐混动无疑是非常强势的一款。随着比亚迪唐到了第二代,也就是唐DM车型,这一代唐的整体外观和内饰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市场销量一度不错。不过随着这一代车型的问世,目前唐的销量相对一般。作为行业标杆,汉兰达销量依然优秀,2020年全年销量9.5辆,比唐新能源销量高于7万辆。两者的销量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其实就算是第一代唐在某些方面也比汉兰达强很多,其中性能是最大的优势。第一代比亚迪唐混动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到5秒,车身长度和尺寸也比汉兰达差不了多少,所以其实当时很多人选择买比亚迪唐混动。当时比亚迪唐混动的起步价比汉兰达贵一万多。但显然,无论是一代唐混动还是二代唐DM,它们的相对热销都只是短期的。汉兰达依然是国内20-30万中型SUV的销量标杆,比亚迪唐依然难以匹敌。他们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其实丰田汉兰达和比亚迪唐混动虽然都是中型SUV,但属性完全不同。众所周知,汉兰达主打家用车,以舒适性为导向,所以汉兰达开起来没什么乐趣。不过汉兰达空空间大,悬挂舒适,非常适合家庭团体出行,日常驾驶中的燃油经济性表现也很出色。

而比亚迪唐,尤其是第一代唐混动,更侧重于性能,百公里加速不到5秒。其实在加速能力上,是“钢炮”级的存在。但众所周知,第一代唐混动的整体制造工艺和设计都比较粗糙,看起来没有汉兰达那么规整细腻,这可能是比亚迪唐混动的一个缺点。

当然,有了这个区别,二手车市场对这两款车的预期和估值就完全不一样了。当然也有一些区别对待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因素,但显然这不是主要原因。我们在网上看到一辆2015款比亚迪唐混动二手车的报价。这款当年总价27.28万,跑了7万公里,开了5年的车型,现在报价只有6.98万。而且二手车网上报价还有进一步下行的可能。所以五年时间,这辆车的价格损失超过了20万元,保值率的表现差异还是让人瞠目结舌。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同样跑了7万公里,开了近6年的2015款汉兰达,当年含税总价32万,现在报价依然高达23万。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五年里,这款车的价格损失只有9万元,平均每年不到2万元,保值率整体表现相当不错。事实上,丰田的整个系统有一个非常好的对冲比例的表现。但随着汉兰达新车的紧缺和价格的坚挺,各方面均衡、可靠性表现优异的二手汉兰达保值率自然高了,与比亚迪唐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其实第一代比亚迪-唐混动二手车保值率表现如此之差,其实也在意料之外。首先,从产品演进来看,第一代比亚迪没多久,第二代唐就出来了。而且熟悉比亚迪汽车的朋友都知道,唐DM二代的外观和内饰设计与唐混动一代不是一个级别的。如果说第二代唐DM的设计水平是奥迪和奔驰,那么第一代唐混动就是比亚迪F3的水平。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第一代唐混动的期望值就会特别低,甚至没人要。没人要的时候,二手车价格自然就上不去了。如果第一代唐混动二手车性能这么差,对第二代唐DM也会有影响,口碑传播是一方面。

所以,其实从第一代唐混动的表现以及两代车型与汉兰达的销量对比来看,比亚迪的混动中型SUV虽然在价格上与合资品牌相当,但市场认可度并不高。所谓的性能,在设计、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短板的情况下,仍然难以发挥市场优势。比亚迪的混动车型夹在纯燃油车和纯电动车之间,真的很尴尬。

百万购车补贴

三种动力6款车型,2021款比亚迪唐上市,售16.58~31.48万

必须承认,与竞品车型横向对比,老款比亚迪唐属于“长板很长、短板很短”的车型。

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欣赏这款车的人往往津津乐道于纯电条件下超强的动力、极低的使用费用;反感这款车的人经常嘲讽馈电条件下动力系统的糟糕表现,以及“直线王、弯道亡”的操控水平。

本人于2016年购买比亚迪唐旗舰款,当时指导价补贴后21.98万元,另加上约8000元保险费用,最终付全款约22.8万元,赠四次保养及6000元油卡。

目前用车近四年,总结优缺点如下,仅代表个人用车体验:

优点:

1、远程控制解锁、空调等云服务功能非常实用;

2、有充电条件的情况下后期费用极低;

3、较强的动力以及非馈电状态下顺滑的动力输出;

4、各项配置较为丰富,被动安全配置齐全;

5、车内空间较为宽裕,储物空间丰富;

6、转向手感不错

缺点:

1、人机工程设计不合理,高个子人群长时间驾驶舒适度欠佳;

2、底盘调教偏软,点头抬头比较严重,过弯侧倾也比较明显;

3、中控车机是WinCE系统而非安卓,功能严重受限;

4、NVH水平较差;

5、?馈电状态下的平顺度和能量利用效率有待改进;

6、?外观设计落后于时代,内饰用料好但缺乏设计感

六大优点

在考虑优点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如果将来换车,缺失哪项配置无法接受,且同级别车型很少具备该项功能。

超强的动力?

比亚迪唐这个级别的同价位车型动力确实不多,但俗话说,“没有肉车、只有肉人”。工作关系也开过不少其他品牌的车型,以我个人的体验,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A+级及以上的新车,只要舍得给地板油,动力都够用,谈不上无法忍受。

较宽裕的车内空间?

以我190cm的身高情况,确实无法忍受较狭窄的车内空间。但是,同价位相似甚至更大的空间并不在少数。

纯电条件下较低的使用成本?

我下一辆车肯定换纯电了,选择还是比较丰富的。

不限号不限行?

这属于政策利好,不属于车本身的优势。

思来想去,缺失后无法忍受、且同级别普及率不高的功能,竟然是云服务。

夏天汽车内部温度较高,上车时的痛苦老司机都懂。特别是停放在阳光下的车辆,方向盘和座椅已经不是热,而是烫。我曾在大热天开公司被暴晒的黑色车,体验更是酸爽。冬天相对好一些,但北方深冬车内的冰冷仍然难以忍受。特别是日常市区代步场景,如果上车开空调,往往是温度还没达到正常就已经到目的地了。

而有了云服务,只要记住提前开空调,上车就是舒适温度,体验提升了太多。

此外,我本人亲身经历的一个极端案例,也让我对云服务更为看重。

有一次全家自驾游,中途在高速服务区停车休息上厕所,车钥匙和所有人的手机都留在了车里。等我返回车旁,发现同行的家人一时不慎,通过车外的无钥进入按键把车锁了。(后来我查了下,一般钥匙在车内是无法上锁的,但如果信号不太好,这种情况仍有可能发生,各大品牌都有用户反映类似现象。)

因为当时在高速服务区,如果换了普通车型,只能呼叫救援、或者干脆把车玻璃砸了。

而我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找服务区的工作人员借了台手机,下载安装云服务APP,输入帐号密码,顺利解锁了车辆。

后来有几次朋友借车等特殊情况,我都是通过云服务解锁,免去长途跋涉的麻烦。而且想不起来是否锁车时可以掏出手机看看,真没锁的话就可以远程操控上锁。

将来换车时,不能远程控制解锁、开空调的车型,我绝不会考虑。

接下来说说用车成本。插电混动的优势大家都懂,能充电的话怎么都比用油便宜。

彻底馈电时油耗确实不低,我实测高速油耗9-10L,市区油耗10-13L。但我其实日常市区代步几乎都是纯电模式,偶尔上高速也不会馈电,所以综合油耗非常低。

目前里程近四万公里,APP上显示百公里能耗是18.9度电+2.8升油。

私桩走民用电,电表充二三百块钱能用好几个月,电费基本上可以忽略了。至于油钱,我就这么说吧:当初买车的时候送了6000的油卡,我到去年,也就是买车后三年才用完。

另外,购车时赠送了四次保养,而老款唐保养周期异乎寻常得长。所以,用车至今除了保险和违章罚款,基本上没为车花什么钱。

说说动力。我个人认为,就国内目前多数人的用车需求而言,操控的重要性并不突出。下赛道的终究是极少数人,没几个人在市区开车转弯不减速。绝大多数人真正需要的,就是随踩随到的动力,赶紧超车迅速并道。

这方面,纯电的顺滑和动力响应速度,相比内燃机确实是先天优势。

老款唐的动力有ECO(经济)和Sport(运动)两种模式,实测ECO模式动力已经相当强,运动模式动力过剩。我甚至认为,比亚迪应该将现有的ECO模式设定为Normal(正常)模式,再标定动力更弱的输出作为ECO模式。对大多数人而言,我认为再弱一点的动力也绝对够用,而且还能节省能耗。

而且,混动状态下老款唐的表现并未有一些人说的那么不堪。

非馈电状态(剩余电量>15%)下,电机和内燃机切换比较顺畅,同时规避掉了双离合起步的问题,平顺性也相当不错。馈电状态动力有所下降,但在同级别仍不算差。馈电能感觉到双离合的顿挫,不平顺感加剧。经过几次升级后有所优化,但并未彻底解决。

舒适性配置方面,个人认为比较实用的是全景天窗、座椅加热、一键启动/无钥匙进入。

全景影像变形有点严重,夜间清晰度低,但总的来说可用度还是不错的。

后排出风口和定速巡航这价位的车都有,就不多说了,还是羡慕二代唐的自适应巡航。前后车雷达、全景影像相当实用,对新手司机来说尤其如此。

数字式的胎压监测很赞,全系标配ESP。主副驾气囊、头部气囊、侧气帘……安全气囊可以说能上的都上了,这个价位真的不多。

车内空间的重要性,这些年深有体会。特别是有孩子之后,在后排安装儿童安全座椅,坐两个成年人仍然毫无问题。

另外,前排真皮座椅舒适度不错,车门的储物格做的很顺手。后地台全平,后备箱宽敞,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放倒后几乎全平。买车这些年,后备箱拉过瓷砖、拉过沙发、拉过电动车、拉过椭圆机,想想也是挺有趣的。

转向有虚位,谈不上精准操控,但总的来说唐的电子助力转向稳定从容。轻巧、稳定、顺滑,开起来感觉也不错。原地打方向的时候,也没有出现同价位某些车型毫无路感的情况。

其他还有一些小优点,比如:四驱能力强,烂路基本不担心;音响在当年的同级别突出,音质相当不错;遥控停车在狭窄车位确实有实用性;220V反向供电适合自驾游等等,不一一细说了。

六大缺点

接下来聊聊缺点,先说说人机工程。这个问题网上车评很少有人提,但却是我作为车主感知最明显的缺点。

当然,本人身高190cm,确实对空间比较敏感。以我这种身高,如果调整成比较舒展的坐姿,绝大多数车型都会存在车内空间垂直高度不足的问题。

老款唐的空间表现,在同级别也算不错。但是以唐的尺寸和轴距,舒适度表现本应比现在更好,个人认为有两方面拖了后腿。

一方面,底盘整体较厚,压缩了车内垂直高度。这使得不仅压缩了前排头部空间,更使得后排座椅高度偏低,有“小板凳”的倾向。好在后排腿部纵向空间比较宽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前后排都算舒适。

另一方面,中控部分体积庞大,侵占了前排腿部空间。特别是前排中控下方突出的镀铬装饰条,进一步挤压了膝部空间。

为方便大家理解,我特意拍了张照片:

除了中控部分的镀铬条上有按钮,主驾副驾两侧的镀铬条完全看不到实际意义。

对于我这种身高比较高的人而言,主驾的镀铬条正好顶在膝盖上,进一步挤压了腿部空间。感受到这个问题的估计不止我一人,所以一代唐在中期改款的时候,也进行了修正。

接下来说说底盘调校,偏软的底盘日常行驶还算舒适,但是起步和减速的动作很容易引发点头抬头的现象。

如果要保证车内乘员的舒适性,日常驾驶需要比较小心,缓踩油门和刹车,这样其实是限制了整车的动力表现。高速行驶时,偏软的底盘也导致车身容易出现上下晃动的情况,缺乏高级感。

因为电池在底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弯的侧倾,个人认为这方面比起同价位SUV还行。但是激烈驾驶时,偏软的底盘过弯信心不足,跟动力不太匹配。

车机而言,比亚迪唐一代能满足基本功能,但智能化水平和目前主流的安卓中控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而且车机自带的导航界面粗陋不堪,更新也非常困难,用车至今从来没用过自带导航。好在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手机导航,看不到画面,有语音提示其实也还行。

另外,可以把音乐拷贝到SD卡,通过车机播放,这点倒是不错,不过日常还是连接手机蓝牙听歌更方便。其他应用更是聊胜于无,基本没啥可玩性,浪费了中控这块大屏。关于这点吐槽的人也很多,车友群里有不少自己改装安装中控,中期改款时就换成了安卓中控。

环境隔音和路噪表现不错,基本上是当时合资B级车的水平。而发动机噪音就相当烦人了,机噪音量倒是不大,但是声音偏中频,听感较差,主观感受比较突兀。同时,电机噪音控制也不理想,啸叫比较明显。高速风噪也偏大,时速90km以上就能感受到风噪;时速110km以上,风噪就相当明显了,放歌的音量得调高;时速140km以上,人说话就受影响,必须放大音量。总的来说,NVH水平弱于同价位对手,也不如丰田的混动车型

比亚迪唐一代馈电行驶动力仍然不错,但双离合的平顺性不是很完善。配合发动机的噪音问题,整体行驶体验相比纯电明显下降。

此外,由于比亚迪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混动系统能量管理不甚理想,馈电状态下油耗确实不低。我个人实测,脚法略奔放纯馈电行驶,冬季市区油耗11-12L左右。

我个人从来不建议没有充电条件的用户购买新能源车,老款比亚迪唐尤其如此。这不仅仅是因为馈电行驶体验和油耗的问题,还包括电池寿命。如果长期把插电车当普通油车开,我认为可能导致电池在放电-充电的过程中反复循环,从而影响电池寿命。

用车至今,我的纯电里程并不少,基本感觉不到电池衰减。而车友群中也不乏长期馈电行驶,两年多就到4S店更换电池的例子。

外观方面其实没啥可说的,大家都在吐槽。内饰方面,我购买的版本已经有所调整,大致效果如下:

比起自主品牌的同级别产品,这个内饰确实欠缺设计感,但还能接受。看看更早期的15款的仿桃木内饰,个人觉得真的不忍直视。

其他还有一些使用中感受不太明显的小缺点,主要是:轻量化不足,全车2.3吨过重;钣金工艺落后,装配水平较差;车头车尾长、转弯半径大。

续航与充电

最后重点谈一下续航。

首先需要提醒一点,老款唐纯电工况续航80km,指的是电池从0%到100%的续航约80km,但实际上电量低于15%就会强行启动混动模式。因此,老款唐的实际纯电工况续航是80*85%=68km。

体现在电池上,老款唐用磷酸铁锂电池,容量大约是17度。直到2017年,唐中期改款,唐100和唐80都换装了三元锂电池。中期改款后的唐80,电池电量提升到18.4度,才真正实现80km的纯电工况续航。

我自己的感受是,仅就我这辆车而言,比亚迪唐的续航相当实在。

非冬季理论续航68km,实际续航甚至有所超出。提车第一年的时候我测试过,即使是全程开空调的夏日,正常行驶也经常开到70km,个别时候甚至有所超出。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较热的天气,乘员两人全程开空调,但因为大量路程是城市快速路匀速行驶,实测纯电续航接近了80km。

到了冬天,因为磷酸铁锂低温性能差的特性,续航缩水基本难以避免。也是提车第一年的测试,除非温度低到零下五度以下,否则冬季开空调续航40-50km基本问题不大。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气温大约5度左右,乘员一人全程开空调,也是因为大量路程匀速行驶,最后纯电续航达到了58公里。需要注意的是,冬季多次短途行驶的情况,车辆开启空调热车后不久后就到达目的地。这会导致车辆反复开空调热车,能耗相比一段完整的行程提升不少。

如果你再跟我一样经常通过云服务提前开空调热车,能耗更是爆炸,印象中我最高达到过百公里40度的电耗。

我家有私桩,上下班通勤不在乎这点能耗,没有私桩的话估计比较难受。所以再次提醒,插混对充电的依赖某种程度上更甚纯电,没有充电条件不建议买插混。

最令我惊喜的是电池的寿命,提车至今感受不到明显衰减。

前几个月测了下,春季续航还是能到70km左右。

考虑到我日常相当多的里程是纯电,这个衰减情况已经很令人满意。更何况,日常上下班代步,其实多几公里少几公里区别不大。提车头两年我还时不时测试下续航里程,第三年就偶尔看看,到第四年基本上就随缘了。

不过,这里还是要再次提醒一下:

物理特性使得磷酸铁锂放电电压太长太平,产品一致性管理比较困难。而动力电池组的整体表现存在木桶效应,电芯的均衡性相当重要。有可能是我运气不错,碰上了均衡性较好的电池。而且我经常充电,很少在馈电状态下长期行驶,这可能也是电池衰减不明显的原因之一。车友群中不乏长期馈电行驶,两年多就到4S店更换电池的例子。

充电时间方面,插混车一般只支持慢充,老款唐也不例外。

充电功率3kw的壁挂桩,从基本没电到充满电的时间大约是5.5-6小时,基本跟官方标注的时间差不多。购车时附赠了三向充电插头,随便找个插线板就能充。但是这种方式充电功率低,仅有1.7kw,充满需要十个小时出头。

顺带一提,安装充电桩的关键在于小区电网和搞定物业。

物业方面大家都懂,强调下目前不是所有车位都能安装充电桩,关键要看小区电网条件是否允许。

比如我所在的小区,在部分车主安装了充电桩后,已经没有容量再安装新的了,只能等电网改造。

所以,有条件的话还是尽快安装。只要有车位、物业同意、条件允许,国家电网走线和比亚迪安装充电桩都是基本免费的。

用车体验基本就是这些,另外说两句题外话:

不论纯电车还是智能车,首先是辆车,机械素质仍然相当重要。

就我个人的观察,比亚迪的王朝系列,基本上是每推一款新车,机械素质就改善一些:从一代秦、一代唐、一代宋,机械素质不断改善。而二代唐(唐DM)是一个全方位的跃进,文中提到的老款唐存在的问题,基本都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到了宋Pro,各方面的机械素质发展到相当完善的层次。

这种“每一款好一点”的现象,虽然说明比亚迪进步速度比较快,但这不并是正常的技术迭代节奏。产品线比较成熟稳定的企业,一般会把最新、最先进、成本最高的技术用在高端旗舰产品;之后随着技术成熟、成本下降,新技术才会逐步下放到中低端产品上。

目前比亚迪元、秦/宋、秦Pro/宋Pro、汉/唐,由低到高的产品线已经基本齐备。所以个人认为,比亚迪真正需要做的,是把宋Pro的机械素质尽快都普及到全系车型上。包括刀片电池、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应率先在汉/唐等旗舰车型上应用,然后逐步下放,从而形成稳定可靠的更新迭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比亚迪唐要多少钱

日前,2021款比亚迪唐正式上市,此次共推出6款车型,包括1款燃油版车型、3款DM(插电混动)车型、2款EV车型,售价区间为16.58~31.48万元,具体售价请看下图。

2021款比亚迪唐对外观、内饰、配置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另外,DM车型程序进行了优化百公里加速时间再次缩减,EV车型还将搭载比亚迪最新的刀片电池,那下面我们来对2021款唐做一个回顾。

外观方面,2021款唐依旧用Dragon?Face设计语言,从整体来看外观与2019款保持基本一致,变化主要体现在细节方面。大嘴式格栅周边镀铬饰条进行了加粗,格栅两侧通风口加入了亮黑装饰套,前保险杠也加入了银色装饰条,这样的搭配组合使前脸更加具有层次感,也更加精致。

作为中期改款车型,2021款唐的侧面并没有进行明显改动,悬浮式车顶、20英寸双五辐熏黑格栅已经足够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车身尺寸方面,2021款唐长宽高分别为4870/1950/1725(1720)mm,轴距为2820mm,与2019款车型保持一致。

车尾部分同样对细节进行了升级,后包围加入了银色护板,车牌位置也更换为黑色饰板;反光条位置上移并用L型亮黑装饰条进行修饰,与前脸的设计相呼应,提高了整体设计感。车尾给人的感觉要比2019款的设计更加丰富,新鲜感给的很足。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燃油版车型和DM车型,外观部分细节还会有所不同,DM车型的前后Logo和车轮Logo均加入了蓝色元素进行装饰,年底交付的2021款唐EV车型还将对格栅进行封闭式处理。

内饰方面,2021款唐内饰用了全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内饰质感和科技感相比2019款车型有很大提升。新款唐配备15.6英寸可旋转式中控屏、全液晶仪表、双辐平底方向盘、全新样式的电子挡把等。另外,新车座椅用菱形缝线进行修饰,给人的感觉十分高档。另外,2021款唐将搭载DiLink?3.0智能网联系统,UI界面和功能都将得到升级。

动力方面,2021款唐燃油版车型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92马力,峰值扭矩320牛·米,传动系统匹配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DM车型搭载由2.0T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提供两种动力版本,综合最大功率分别为321kW和586kW,综合扭矩分别为650牛·米和900牛·米,厂家表示电机输出以及程序都得到了优化,高性能版车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将由4.5s提升至4.3s。

EV车型提供两种动力版本,长续航尊荣型搭载最大功率180kW的前置驱动电机,NEDC续航里程为565km;四驱高性能版传世旗舰型用前后双电机布局,两个电机功率均为180kW,NEDC续航里程为505km。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比亚迪唐怎么样

比亚迪唐大概要29万才能拿下,比亚迪唐官方售价为:1、豪华型25.13万,尊贵型26.13万,旗舰型27.98万,以上价格均为全国统一售价;2、目前新能源汽车国家有补贴和地方补贴,补贴金额1:1,国家补贴3万,地方补贴3万,共计6万,也就是说买台旗舰型的唐,出去地方和国家的补贴6万后,最终售价为219800元;3、但是目前有地方补贴的城市很少,深圳,上海,西安,天津有地方贴。

比亚迪唐不建议购买。

虽说车无完车,但唐新能源这台车子不太推荐入手,不足之处比较明显,例如油耗高一些,充弱电,第三排空间小,内部有异味。

1、油耗高

比亚迪唐DM-I的实际油耗约为每百公里5.0-5.51。虽然中型SUV的燃油消耗量非常低,但与NEDC最初仅1.21/100km的综合燃油消耗量相差甚远。此外,这辆车在断电状态下的油耗高达每百公里8-9升。如果你积极驾驶,油耗会进一步提高。

2、弱电

比亚迪唐DM-l的动力系统由1.5T发动机和组成。电机组成:车辆正式加速0-100km/h需要8.5秒;然而,仅比它稍微贵一点的Tang DM配备了2.0T发动机,车辆的加速时间缩短到4.3秒。相比之下,唐DM-I的竞争力略显不足。

3、第三排的空间很小

比亚迪唐DM-l是一款中型SUV,轴距2820mm,在业内只能算是一款中型SUV。但是,这辆车用了7座布局,使得第三排的空间很弱,这对很多家庭成员的用户来说并不友好。

4、内部有股难闻的气味

虽然比亚迪唐DM-l内饰用了大面积的软材料包裹,但这些材料可能不是很高档。因此,在新车状态下,Tang DM-l内饰的气味相对较重。车主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消除车内的异味,否则乘客很容易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