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辆比较 车辆比较

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_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

ysladmin 2024-05-06 人已围观

简介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_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       好久不见,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熟悉,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重庆有哪些汽车公

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_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

       好久不见,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熟悉,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重庆有哪些汽车公司

2.力帆进入破产重整 本土汽车品牌两极分化愈演愈烈

3.力帆重整计划获得通过,或将转战换电型电动汽车

4.吉利欲收购力帆汽车 专家:看中其资本市场运作价值

5.吉利出资约9亿元接盘直线坠落的力帆“起死回生”究竟美了谁?

6.理想是力帆代工吗

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_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

重庆有哪些汽车公司

       长安福特马自达、长安铃木、长安汽车、庆铃汽车公司、空压厂(生产“铁马”重型车)、重庆重型汽车集团、力帆汽车。

       1、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或重庆长安,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整车企业,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2、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简称长安福特),成立于2001年4月25日,是中国知名汽车合资厂商,坐落在重庆市北部新区。

       3、重庆百事达汽车有限公司,1995年,百事达汽车创始人杨敏先生和7位伙伴在美丽的山城重庆注册成立了一家以汽车贸易和服务为主营业务的民营企业。

       4、潍柴(重庆)汽车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汽车制造中心之一、西部经济中心重庆市。

       5、重庆中汽西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中汽西南”,属广汇汽车下属公司。

力帆进入破产重整 本土汽车品牌两极分化愈演愈烈

       在汽车行业长达百年的发展史中,有太多红极一时的厂商最终走向了破产。而就在一个月前,中国又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车企破产了,熟悉摩托车的朋友一定很了解它——力帆汽车。

       2020年8月6日,力帆集团发布公告,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进行破产重整。要知道,这家企业曾经被称为“中国摩托车之王”,大有“中国本田”的气势。而随着力帆集团证实了破产的“传言”,基本也就宣告着创始人尹明善在第一轮的竞争中落败了。

       其实力帆汽车沦落到这步田地,绝非偶然之失。仔细想想,是不是你和我一样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力帆汽车的消息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从2016年力帆被牵扯进“骗补”风波之后,力帆汽车就显现出了节节败退的迹象。

       不仅当年的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而后更是一年不如一年。出售球队股份、出让厂区土地、甚至连乘用车的生产资质都卖给了理想汽车,我们能看出尹明善为了让力帆汽车重整旗鼓已经想尽了一切办法。

       但最终,它的资产仍然抵消不了欠下的债务。仅仅2019年一年,公司的总负债就高达178.63亿元,信用评价也一路下滑至“C”。此时的力帆已再无回天之力,破产重整似乎是它现在唯一、也是最正确的选择了。

       力帆汽车之所以会破产,原因有很多,我们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相反,我更想在此时回顾一下力帆汽车的发展史。看看这家企业曾经的辉煌,你也许也会像我一样感慨虎落平阳的悲壮,世风日下的无奈。

       ●经历过牢狱之灾的董事长

       其实我们很难想象,如今力帆汽车的创始人尹明善已经是82岁的高龄了。10年前,72岁的他带领力帆成功上市,他本人的身价也飞速飙升,甚至一段时间之内成为了重庆的首富。纵观他的发展史,我们只能用「传奇」来形容了。

       1938年,尹明善出生于重庆市涪陵区。在平凡的长大之后,20岁的他经历了自己的第一次人生转折。那时他还在重庆一所高中读高三,原本想要毕业后进入大学学习,但却因为一些“不正当的言论”而被人告发,导致尹明善被法院判处了20年有期徒刑。

       1978年,尹明善出狱了,他人生中最好的年华几乎全部在这20年中逝去。这样一位有案底的中年大叔,原本应该是“底层工作岗位”的常客,任谁想也不会猜到后来的发展轨迹。

       尹明善很努力,他并没有因为牢狱之灾而自暴自弃或静静地等待人生结束。反而坚持自学英语和读书,用飞快的速度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出狱后便得到了一份重庆设计院英语老师的工作。

       只不过那时老师的工资并不高,踌躇满志的尹明善并不满足现状,于是没过几年便辞去了这份工作。因为尹明善喜欢阅读,同时还当过老师,所以很快发现了“书本”中存在的商机。

       没过多久,他就创办了“重庆职业教育书社”,亲自编辑和发行了《中学生一角钱丛书》,并且以每本书一分钱的价格卖出,销售量很快就达到?1000?万册,净获利?10?万元。

       这个结果让他非常开心,认为自己在商业方面很有运气和潜力。随着时间推移,他已经不再满足于这一毛钱的生意和10万元的总收入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大干一场。

       ●摩托车带领力帆走入正轨

       90年代初,他在朋友的一次闲聊中发现了摩托车行业的商机。朋友表示,重庆本地虽然有嘉陵和建设两大摩托车大厂,但他们并没有和小型的修理店做生意。而修理店所需要的发动机一般都要从河南进货,成本非常高。他突然萌发了自己组件摩托车发动机,然后卖给小修理店的想法。

       于是,尹明善的“摩托车之路”正式铺开了。他首先想办法从建设集团批发了一堆摩托车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然后自己组装卖给了小部分的用户。当时成本大概是1400元左右,而卖出时的价格是2000多元,他从中可以获得600元左右的利润。

       后来建设集团发现了这一点,马上想要停止对他的供应。可惜此时的尹明善已经将摩托车的生产流程和经营管理了解的非常清楚,他的公司也早已从发动机组件厂变为了摩托车生产商。于是,“力帆”这个名字横空出世了。

       由于对市场环境十分熟悉,并且多年下来已经积累了不少客户,力帆摩托车的销量一路走高。而尹明善所创立的公司,也在此时成为了中国摩托车行业的龙头老大。

       时间来到二十一世纪,力帆并没有“吃老本”,而是在组建、生产摩托车的传统模式上,对摩托车的技术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公司的业绩十分辉煌,曾经创下了多个国内第一,不仅是全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商、同时还拥有全国第一个四冲程?100?型发动机、也是第一个组建甲A?联赛足球队的摩托车企业等。

       辉煌的时光总会被历史推进的很快,2017年,已经79岁的尹明善主动选择了退休。按理说,功成名就的他应该好好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可惜结局我们也看到了,天不遂人愿。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力帆欠下了如此多的债务而宣告破产呢?

       ●一步错步步错

       2013年,力帆集团的事业发展到了巅峰。力帆的发展真应了那句「盛极必衰」,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力帆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和失败的变革之路了。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有几个行业开始突然的爆火,包括房地产行业、互联网行业、以及汽车行业。而在所有的制造业中,只有摩托车行业在逐渐萎缩。并且由于政策限制,摩托车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可以说尹明善的眼光并没错,它看到摩托车行业逐渐显露出了颓势,于是果然把目光转移到了汽车行业。然而力帆汽车的发展远没有摩托车那么顺利,力帆这么多年的努力也没有让它在汽车行业中真正的立足。

       一方面,力帆汽车对于车辆的认知不足,在消费者最关注的关节经常容易掉链子。另一方面,力帆也没有大力且果断的推广汽车产品,而是准备「摩托车、汽车」两手抓。显然,这超出了它的能力范围。力帆生产的每一辆车完成度都不够高,并且尹明善丝毫没有扩大生产的意思,这导致力帆汽车的知名度很低,口碑也比较一般。

       后来为了迎合时代发展,力帆也尝试推出过新能源车,但销量仍然不怎么好。更可悲的是,2016年力帆还因为「骗补」,成为了中国第一家由于骗补而被处罚的汽车上市公司。

       在多方的压力下,力帆最终还是倒下了。无论这家厂商未来是否还会活跃在消费者的视线里,它曾经确实凭借独有的优势站了起来。只不过,如今它的对手已经太强大了,逆水行舟的后果,就是不进则退。我们只能说,力帆还没有做好“行舟”的打算时,就已经被水冲了回去。

       ●总结

       从一家生产摩托车零件的“小作坊”,到“中国摩托车之王”,力帆的经历可谓是一帆风顺。尹明善提前规划好了一些最坏的情况,才让好成绩来的这么轻而易举。而当力帆决定转型时,结果却恰恰相反。也许是尹明善的决策出现失误、也许是高层管理意见不统一,不管如何,力帆终究是输了。

       自从进入了新世纪,我国的经济飞速提升,国民的代步工具已经从摩托车转为了汽车。如果说力帆拥有着和本田相似的出身,那它欠缺的就是本田的眼光和决策力。如果我们未来再也不会看到力帆的产品,那就让我们记住那句经典的广告吧:

       “摩托力帆鲨,都市千里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力帆重整计划获得通过,或将转战换电型电动汽车

       汽势Auto-First|刘天鸣

       在存量市场时代,总会有车企顶不住压力,最终被淹没在中国汽车史的长河之中。此次力帆股份进入重整程序的结果如何,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但从整体市场来看,随着中国品牌“马太效应”的加剧,或许力帆股份不是最后一个进入重整程序的车企。

       8月24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股份)、重庆力帆财务有限公司及其力帆股份旗下10家全资子公司已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这意味着力帆股份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同时,力帆股份还对外披露了公司累计涉及诉讼的数量及金额。据力帆股份统计,目前,公司共涉及诉讼(仲裁)1178?件,涉及金额?50.37?亿元。对此,力帆股份强调,诉讼事项将对公司后续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但由于部分诉讼未开庭,无法判断是否影响2020年业绩。

       进入重整程序后,将对力帆产生怎样的影响?力帆股份究竟有没有能力偿还债务?随着中国乘用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品牌车企为何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

       力帆重整失败或将破产

       据力帆股份发布的公告显示,力帆股份、力帆财务、力帆乘用车、力帆汽车销售、力帆进出口、力帆摩托车发动机、力帆汽车发动机、力帆内燃机、无线绿洲、移峰能源等12家企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据了解,破产重整不同于公司“倒闭”,而是在法院主持下,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协议,制定重组计划,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债务人按一定方式全部或部分清偿债务,债务人可以继续经营其业务的制度。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破产重整不但能够保证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还能保留珍贵的壳资源。当然,重整程序只是为濒临破产企业一次“重生”的机会,如果重整程序失败而正式宣布破产,该公司将直接进入破产清算。

       据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发出的《民事裁定书》显示,当前力帆股份货币资金4300万元,到期债务11.96亿元,其他财产流动性差、无法变现,力帆股份被认定为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实际上,力帆股份所涉及的诉讼或债务不止于此。8月24日,力帆股份披露了公司累计涉及诉讼(仲裁)事项。截至目前,力帆股份共涉及诉讼(仲裁)1178?件,涉及金额?50.37?亿元。

       力帆股份距资不抵债仅一步之遥。今年第一季度,力帆股份实现营收5.64亿元,同比减少74.88%,亏损则从去年同期的9720.48万元扩大至至1.97亿元。资产负债方面,截止2020年3月31日,力帆股份流动资产为55.1亿,总资产为182.93亿元,总负债为157.19亿元,净资产为25.75亿。

       从力帆股份业绩中可以看出,主营业务持续萎缩的状态下,亏损正在逐步扩大,同时,无债务偿还能力带来的违约金,也会加重力帆股份的负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力帆股份重整程序包括股权重组、债务重组、资产重组、运营重组,这也就意味着,力帆股份不排除被其他车企收购。

       中国车企两极分化加剧

       力帆股份进入重整程序仅仅是中国品牌车企两极分化的缩影。一方面是以吉利、长城、长安为首的中国品牌开始向上发力。另一方面力帆、海马、众泰等中国品牌销量呈现大规模下滑,游离在生死边缘。

       据中汽协数据统计,7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8.5万辆,环比下降0.9%,同比增长4.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5.1%。虽然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结束了连续下降趋势,但市场份额依旧处于被压缩状态。

       生存空间的压缩使得中国品牌车企“马太效应”加剧。头部车企呈现出快速增长或维持固有份额,具体来看,吉利汽车7月销售新车10.52万辆,同比增长约15%,长安汽车(指长安系中国品牌)7月销量达12.35万辆,同比增长49.9%,长城汽车7月销售4.74万辆。

       而边缘化中国品牌车企销量却不尽人意。7月份海马汽车仅销售新车875辆,同比下降68.41%,力帆汽车7月销售新车253辆,同比下降70.75%,众泰汽车在7月销量直接归零。

       事实上,从研发投入上或许能够解释“头部”中国品牌与其他品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据长安汽车历年年报显示,2011年到2019年期间,其研发投入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从16.11亿元增长至44.78亿元,九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246.43亿元。此外,吉利汽车研发投入更高,近十年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

       反观力帆股份,从2015年开始就呈现出研发投入逐年减少态势,2019年,力帆股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为2.32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仅为3.11%。尽管力帆股份体量小于绝大多数中国品牌车企,但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远低于行业平均值。

       当然,研发投入的多与少并不能直接决定一个车企的生与死,但却可以决定其未来发展的实力与底气。因为研发投入与产品更新换代、外观设计、核心技术等问题息息相关,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就意味着不会有未来。(来源自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欲收购力帆汽车 专家:看中其资本市场运作价值

       11月25日,力帆实业发布公告称,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等十家力帆实业全资子公司重整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并通过了重整计划草案,根据相关规定,力帆股份已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申请,公司股票已于11月26日复牌。

       虽然重整在望,但复牌后的力帆股份股票却仍然被看低,在11月26日复牌当天,开盘虽然股价上涨了4.67%,但随后走低,至收盘时下跌了4.83%,报收5.71元/股;截至11月27日收盘,力帆股份股价再次下跌4.73%,报收5.44元/股,市值为71.47亿元。

       根据力帆股份此前披露的公告信息,重整后将更换管理人,而目前已确定由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和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成为新的意向重整投资人,同时共同发起设立满江红基金,取代力帆控股成为力帆股份新的控股股东。

       此外,吉利迈捷的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将出资14.7亿元,占股14.7%,成为力帆股份的第二大股东。根据重整计划,总共32.14亿股的转增股票中,将有9亿股用于引入产业投资人,为力帆上市公司提供优质产业资源,核心内容就是将力帆上市公司打造为吉利科技集团换电车型制造唯一的上市平台。

       根据11月9日力帆汽车发布的公告显示,吉利科技集团、吉利迈捷与力帆股份签署了换电型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的授权和代加工协议,使得力帆的产品和生产形态得到明晰。随后在11月16日召开的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力帆汽车表示“一旦完成重整工作,首先将量产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换电型电动MPV——?枫叶80V”,这也是力帆首次明确未来将生产的换电型车型。

       有汽车分析师认为,吉利收购力帆,一方面是看中力帆作为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二是借助力帆来布局西南区域的电动汽车市场。根据资料显示,吉利今年计划在重庆建成35座换电站,到2023年这一数量将达到200余座,入股力帆将能更好的拓展其电动化布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出资约9亿元接盘直线坠落的力帆“起死回生”究竟美了谁?

       吉利成为力帆重整意向投资人。

       10月9日,*ST?力帆(601777)发布了关于招募重整投资人的进展公告。两江基金和吉利迈捷投资将作为意向重整投资人,参与力帆股份的重整工作。

       公告内容显示,2020年9月14日,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以联合体身份,按招募公告的规定向管理人提交了意向重整投资人报名材料。

       据吉利方面介绍,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是吉利科技集团下属企业,吉利科技集团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以投资、运营双轮驱动的大型产业集团,是跨界科技生态领域的产业投资商与运营商。

       吉利与两江新区也有过多次互动合作。今年以来,吉利控股集团的盛宝(中国)金融科技项目、吉利高端新能源整车(重庆)生产基地项目、吉利科技智能换电站陆续落地两江新区。

       对于投资收购力帆的意义,吉利方面表示,目前没有可披露的信息,一切按照相关程序进行。

       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表示,力帆基本失去造血能力了,需要引入外部力量。这一次也是由政府层面来牵头,完成力帆的重组。在乘用车层面的协同效应确实不大。从力帆现有情况看,上市壳资源、生产基地及资质、金融牌照等等资源,吉利汽车需求性不是很高。这一次主要是由吉利控股旗下的吉利科技集团为主体来参与力帆重组,并且采用与国资基金联合体的模式进行参与。之所以未在港股吉利汽车下,?是在吉利控股下面再打造另一个上市融资平台,将部分科技、商用车等资产装入进去。

       从吉利方面来说,力帆现在债务风险、法律风险都非常高,其接手力帆需要相应的风险回报。如果完成重组,预计吉利控股将充分整合力帆在重庆的地块,以及上市壳资源、生产基地及资质、金融牌照等等资源。未来吉利控股有望利用重组力帆的契机,在汽车金融,科技出行等领域,与重庆市及两江新区展开合作。

       力帆汽车失去造血能力

2003年力帆集团收购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成立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在重庆建设汽车生产基地。重庆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重地,也因此力帆汽车在产业配套上和地方政策上享受红利。

       力帆汽车由于品牌力不足,随着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力帆传统动力汽车逐渐失去市场盈利能力。新能源汽车成为了目前汽车行业的主流,力帆汽车在战略上没有果断进入。同时由于缺乏在新能源技术上的积累,也未见资金的大量投入,力帆汽车的转型并未见效。

       今年1-6月,力帆累计销售传统乘用车978辆,同比下降95.29%,销售新能源汽车549辆,同比下降56.32%。

       据力帆股份2020年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仅为15.8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跌69.42%,净利润为-25.95亿元,同比大跌173.99%。总资产约为169.6亿,净资产仅剩1.06亿人民币,同比大跌96.12%,负债高达167.7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高达98.87%。

       同时,据力帆汽车公布的《关于累计涉及诉讼(仲裁)事项的公告》显示,力帆还涉及诉讼(仲裁)1178件,涉及金额50.37亿元。其中,截至2020年6月18日,公司(含子公司)近12个月内涉及诉讼(仲裁)事项的金额合计人民币29.06亿元。

       吉利看中力帆资本市场运营价值

       早在今年6月,就有吉利收购力帆汽车的消息传出,但当时吉利汽车方面予以否认。

       吉利控股新闻发言人杨学良亦在微博强调“没有此事”。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认为,吉利收购力帆应该是基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力帆是上市公司,壳资源可以为吉利在资本市场运作带来便利性;二是布局西南市场,从吉利目前的工厂布局来看,其工厂主要位于东部和北部,收购力帆可以实现更全面的布局。

       9月28日,上交所召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2020年第83次审议会议,结果显示,吉利汽车获得了通过。

       吉利汽车将成为“科创板整车第一股”。

       吉利汽车招股书披露,其本次科创板上市,将打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利于吉利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公司资金实力,补充公司未来布局“新四化”等战略发展所需资金。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ST力帆上市公司壳资源有助于吉利回归A股市场融到更多资金。对吉利来说,多一个上市公司壳资源也可以将其他业务放入其中,更方便进行资本运作。

       此外,力帆汽车在重庆建设汽车生产基地,地处西南,重庆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重地,力帆汽车在产业配套上和地方政策上享受红利。

       公开资料显示,若吉利汽车成功接盘力帆汽车,其还将获得*ST力帆在重庆当地的鸳鸯地块,此块地目前价值100亿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理想是力帆代工吗

       

        文 | Autodealer综合

        欢迎供稿 | Autodealer@163.com

        2012年,在俄罗斯一座年产量达5万辆的 汽车 厂中,力帆 汽车 的产量占比一半还多,同时工厂还少量生产吉利和长城车型。——自主品牌这一时期的出海,是力帆曾与吉利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例证。

        8年后,彼此的境遇已经天差地别,曾经在 历史 上产生过的交集,在2020年的结尾迎来了戏剧性变化。

        12月22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力帆股份的控股股东由力帆控股变更为重庆满江红基金,后者由吉利迈捷、两江基金共同发起设立。作为公司控股股东满江红基金的唯一普通合伙人及执行事务合伙人,满江红公司及其背后的重庆两江管委会和吉利,成为力帆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3天后,力帆股份发布《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这意味着正式交割指日可待。同时吉利 科技 集团旗下重庆江河汇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将正式入股力帆股份。

        力帆在今年8月申请破产重组,并于11月发布重整计划,作为“白衣骑士”的吉利 科技 出面入主,规避了力帆破产的结局。

        去年,力帆前11月的销量还不及吉利11月当月销量的五分之一,在 汽车 市场寒冬的常态化和黑天鹅事件影响下,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如今已经转变为实质性的兼并。

        早在2018年入股戴姆勒时,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便曾经谨慎地预测,未来全球传统 汽车 行业只有2到3家企业能活下来,“届时谁能占领技术制高点,谁就是胜利者。”

        吉利为何要出手救力帆

        11月9日,ST力帆发布《*ST力帆管理人关于重整计划(草案)之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的公告》。公告称,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将取代力帆股份,成为*ST力帆控股股东。根据公告信息估算,吉利 科技 集团财务出资约9亿多资金,同时以产业投资人身份参与本次重整,成为力帆股份第二大股东。

        之所以是间接占股,因为参与*ST力帆重整的并非吉利及其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而是吉利迈捷。后者成立于2015年,隶属于吉利 科技 集团,主要从事新能源、未来出行等前瞻业务,例如飞行 汽车 、低空卫星轨道等。而吉利 科技 集团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子集团,在产业重组、战略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据了解,本次围绕着力帆的交割完成后,吉利 科技 作为产业投资人,将在主营业务升级、现金流支持和运营管理革新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这是中国资本史上首个 汽车 摩托车行业上市公司重整案。复杂的债权人关系和经营业务体系,堪称史上最复杂的民企重整案例,其成功交割,毫无疑问也能为未来企业重整提供经验。

        此次吉利 科技 参与重整,正是看中力帆在市场上仍具备一定的品牌认可度和影响力,并拥有较为深厚的产业积淀和技术积累,成熟先进的生产技术、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及广泛的销售网络渠道,以及一大批成熟的产业工人。

        同时,重庆地处的成渝经济圈致力于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大数据智能化升级,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区位优势与吉利 科技 在新能源、物联网方面也存在较大协同空间。

        换电业务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想象空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指出,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提出鼓励“换电”等商业模式创新。

        早在2018年,力帆股份宣布通过定增方式募资的24.8亿元,用于智能轻量化快换纯电动车平台开发、智能新能源 汽车 能源站项目、智能新能源 汽车 16亿瓦时锂电芯等项目。

        今年9月,吉利 科技 发布了全行业首个集换电技术研发,换电车制造和换电站运营“三位一体”的商业模型,以技术的开放共享推进换电商业服务快速普及。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重整投资人将通过授权生产的方式,免费授权上市公司生产一款车型,并通过合作开放等多种途径开发后续车型并改造上市公司新能源 汽车 生产线。

        此前力帆 汽车 在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一旦完成重整工作,首先将量产吉利 科技 集团旗下换电型纯电动MPV枫叶80V。

        资料显示,吉利 科技 集团已在重庆、济南、杭州、淄博等地签约运营超过1000座换电站。根据计划,吉利今年将在重庆建成35座换电站,到2021年建成100座、到2023年计划落成200座。

        当然对于此次吉利 科技 参与力帆重整,有业内人士指出,近两年吉利扩张膨胀之下,投资一家债务高企的车企,存在一定的风险。

        力帆终得起死回生

        力帆的兴衰起伏,与创始人尹明善高度相关。

        高龄创业的尹明善由摩托车业起家,反超嘉陵和建设两大品牌,成为重庆摩托车业的龙头老大。2010年上市后市值曾最高达到300多亿,尹明善也成为重庆首富。

        随着摩托车逐渐被 汽车 所取代,力帆也投入到了 汽车 制造业中。但之后连续走的几个弯路,让力帆彻底失去了竞争力。

        对于传统 汽车 发展不可缺少的核心技术,力帆一再选择抄袭,最终失去了自主设计的实力。在新能源补贴时期,力帆又因电池不符符合标准规定,被财政部纳入"骗补"企业名单,品牌因此一落千丈。

        2017年,尹明善在力帆股份股东大会上正式宣告卸任董事长职位。从此力帆控股便持续面临债务风险。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债务的连锁效应显现,力帆集团门口聚集了大量讨债的供应商。

        让力帆的落败真正走入大众视线的,是2019年底央视对于力帆的报道。报道中,力帆 汽车 总部的重庆北碚区生产基地已经处于半停工状态,员工已两个月没有收到工资。与此同时,力帆 汽车 的业绩也被爆出暴跌了20倍。

        去年11月,力帆乘用车销量为514辆,其中传统乘用车仅为73辆,同比下滑98.6%。新能源 汽车 为441辆,同比下滑67.7%。前11个月力帆乘用车的累计销量约为2.5万辆。

        一方面,过去两年跌跌不休的销量让力帆在国内市场基本丧失了存在感,仅依靠少量出口订单维系,乘用车品牌已经处于自我放弃的边缘。另一方面,力帆也曾经尝试过积极自救,甚至由高龄的尹明善重新回归带队重整。

        为了回笼资金,力帆也多次断臂求生。比如,将具有15万辆乘用车项目的鸳鸯地块生产基地以约33.15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了重庆两江新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再比如,将旗下子公司重庆力帆 汽车 有限公司100%股权以人民币6.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理想 汽车 。

        但这些举措都没能让力帆“起死回生”,连曾经力保不让力帆破产、直接下令银行不准断贷力帆集团的重庆市政府也不得不寻求外兵的援助。

        今年6月,当“吉利收购力帆”的传闻出现时,力帆股价直线拉升并封住了涨停。截至当日收盘,力帆股份股价报5.5元,涨幅为10%。创下了力帆股份近一年多来的股价新高。

        7月,吉利与重庆两江新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吉利将推动其高端新能源整车项目、吉利工业互联网总部暨数字化工厂项目落户两江新区。 汽车 产业是重庆两江新区的支柱性产业,包括长安 汽车 、长安福特以及上汽红岩等多家企业都驻扎于此。

        有业内人士表示,吉利对于力帆的接触,当地政府早有撮合之意。而吉利的加入,不仅能够加强双方的资源整合,加强吉利与重庆当地的链接,同时也能够共同承担 历史 遗留债务。

        无论如何,此次交割完成意味着双方已就债务分配达成了共识。本次破产重整方案顺利实施,对于力帆股份而言,可以获得诸多方面的支持,这些支持来自基金投资、产业资本以及债转股股东的支持。这种股权结构将为全新的力帆继续开展业务奠定基础。

       不是。

       理想不是力帆代工,两者之间并没有关系,之前理想汽车收购的是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该公司只是力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个子公司,也是力帆股份的一个分支,除了汽车业务板块以外,力帆股份还有摩托车、发动机以及通机业务。

       好了,今天关于“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